首页 > 商业

又一批医美违法典型案例曝光!-快讯

来源:中国消费者报 发表时间:2023-02-21 11:59:43
分享到

2月18日 ,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等6部门集中曝光一批 医疗美容违法典型案例。其中,“依莱漫私人订制”美容整形店陈某某虚构美容整形投资项目、非法集资,被判有期徒刑8年并罚20万元。

“依莱漫私人订制”美容整形店陈某某集资诈骗数额巨大

被处有期徒刑8年并罚20万元


(资料图片)

当事人利用虚构美容整形投资项目,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,数额巨大。

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法院依据《刑法》第一百九十二条、第六十七条第一款,《刑事诉讼法》第十五条、第二百零一条之规定,判决陈某某犯集资诈骗罪,判处有期徒刑8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0元,退赔相关被害人2160548.89元。

广州中科医疗美容仪器有限公司无证虚假宣传医疗器械等

被罚20万元

经查,当事人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而在其官网、经营场所虚假宣传医疗器械,并利用虚假商品荣誉提高知名度。其行为违反了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,构成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。

广州市花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,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,并处200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。

科恩抗衰老医学科技(揭阳)有限公司涉嫌使用无证医疗器械

被罚15万余元

经查,当事人使用无中文标签、无合格证明、无生产日期的医疗器械,购进医疗器械时未建立进货查验制度等行为,违反了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第四十五条、五十五条的规定。

揭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第八十六条、第八十九条的规定,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,并作出警告、没收违法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3台、罚款155520元的行政处罚。

胡某某非医师行医

被罚12万元

经查,当事人未取得《医师资格证》和《医师执业证》擅自从事医疗美容活动。其行为违反了《医师法》第十三条第四款的规定。

清远市卫生健康局依据《医师法》第五十九条的规定,作出责令当事人停止非法执业活动,没收违法所得12000元和药品、医疗器械,并处罚款120000元的行政处罚。

汕头市龙湖区曙光医疗美容门诊部发布违法广告

被罚6万元

经查,当事人在其网络商铺发布的医疗广告内容涉及医疗技术、诊疗方法、诊疗效果,利用患者名义、形象作证明,引证内容未标明出处,未标注医疗机构第一名称和《医疗广告审查证明》文号等。其行为违反了《医疗广告管理办法》《广告法》相关规定。

汕头市龙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,并处60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。

佛山玉玄明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

发布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信息

被罚5万元

经查,当事人利用网络发布商品虚假宣传信息,误导、欺骗消费者。其行为违反了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,构成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。

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,并处罚款50000元的行政处罚。

东莞美熙伊美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逃避缴纳税款

被追缴、处罚共计278.65万元

经查,当事人隐瞒医疗美容服务收入进行虚假申报,偷逃税款104.36万元、应扣未扣个人所得税80.87万元、其他少缴税费款0.8万元。

东莞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据《税收征管法》及相关规定,依法对当事人追缴税款、责成补扣补缴个人所得税并处罚款,共计278.65万元。

中山市爱美医疗美容门诊有限公司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

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

经查,当事人为患者提供医疗美容诊疗活动中,服务活动超出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登记的诊疗范围。

中山市卫生健康局东区分局依据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,作出吊销当事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行政处罚。

陈某某团伙涉嫌走私普通货物进境

案值约1亿元

据拱北海关缉私局立案侦办“陈某某团伙涉嫌走私普通货物进境案”,经初步统计,2021年至案发,该案涉案走私进境医美产品约17万件,案值约1亿元,涉税约1400万元,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。

邵某某销售无证进口肉毒素药品致受害人注射后入院抢救

被移送公安机关

经查,当事人销售未取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进口药品(肉毒素),导致受害人因注射该药品入院抢救。其行为违反了《药品管理法》第九十八条第四款的规定,且造成人体危害,涉嫌构成妨碍药品管理罪。

江门市新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《刑法》《药品管理法》《行政处罚法》《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》相关规定,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。

提醒

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:医疗美容是特殊的医疗服务,患者或消费者应当慎重选择,提高自我安全保护意识。

1. 正确对待美容服务,根据自身情况,评估利弊风险,理性选择适合的服务类型。

2. 防范非法医疗美容的各种经营陷阱,不到美容医疗机构以外的任何机构和场所接受所谓“轻医美”等医疗美容服务。

3. 不轻信违法广告宣传和虚假营销宣传的误导。

4. 如果选择医疗美容服务,一定要在有医疗服务资质的专业机构,使用有合法资质的医药产品,且保留完整的病例记录和付费凭证。

5. 发现涉嫌违法医疗美容经营行为,及时拨打12345或者12315进行举报。

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

来源/中国消费者报·中国消费网

记者/李青山

编辑/裴莹

监制/何永鹏 任震宇

关键词: 医疗器械

保安全、拿资格、抠细节 冬运中心全面进入北京冬奥会临战状态

2021-12-16

人民财评:稳步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

2021-12-16

靠双手让日子变得更美好

2021-12-16

第一观察·瞬间 | 中俄元首视频会晤:相约北京见,携手向未来

2021-12-16

世卫组织: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270791973例

2021-12-16

他们为何奔向先行示范区——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透视

2021-12-16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北方木材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  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